染料是指能使纖維等物料堅牢著色的有機物質。染料種類繁多,根據來源可分為天然染料(如植物性染料、動物性染料和礦物性染料等)和合成染料(或人造染料)。按分子結構可分為偶氮染料、葸醌染料、酞菁染料、芳甲烷染料、硝基染料等。按應用方法分為酸性染料、堿性染料、硫化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性染料、直接染料等。染料具有顏色,但有顏色的物質不一定是染料。染料必需具有發(fā)色團和助色團。墨水中的染料還應具有磺酸基等水溶性基團。 天然染料是由動物、植物和礦物中獲得的染料。根據來源可分為:
①植物染料,從某些植物的根、莖、葉及果實中提取出來的染料,如從靛葉中提取的靛藍(藍色),從姜黃中提取的姜黃素(黃色),茜草中提取的茜素(紅色)等。
②動物染料,從動物軀體內提取的染料,如從胭脂蟲中提取的胭脂紅等。
③礦物染料,從礦物的有色無機物中提取的染料,如鉻黃、群青、錳棕等。因天然染料與人造染料相比存在許多缺點,如色譜不全、應用不便、牢度差等,除少數還在使用外,多數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