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菌素e新聞專題

多粘菌素e的有關研究
多粘菌素e臨床用于革蘭陰性菌感染,特別是銅綠假單胞菌和大腸埃希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等病癥,其與米諾環(huán)素和磷霉素聯(lián)合應用多是表現(xiàn)為協(xié)同作用。
2024/4/1 8:53:38
閱讀量:805

多粘菌素的前世今生
多粘菌素發(fā)現(xiàn)于1947年,是由多粘類芽孢桿菌產(chǎn)生的抗菌多肽,有A、B、C、D、E等5種, A、C、D毒性大, B1成份活性最強,目前上市的產(chǎn)品主要是多粘菌素B(polymyxinB,PMB)和多粘菌素E(colistin,CST,又稱粘菌素),PMB于1947年由Bacillus polymyxa產(chǎn)生,CST 于1949年由B.polymyxa subsp.colistinus產(chǎn)生。多粘菌素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在日本、歐洲及美國用于臨床,但因其腎毒性、神經(jīng)毒性較大,在80年代逐漸被其他新抗菌藥物替代。
2021/6/2 16:18:57
閱讀量:879

一文讀懂:多粘菌素B和E的區(qū)別與選擇
隨著多重耐藥革蘭陰性菌比例逐年上升,多粘菌素作為革蘭陰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線,再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多粘菌素B和E有何區(qū)別?臨床是否等效?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腎毒性哪個更大?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學習下多粘菌素這種抗生素。
2021/4/19 13:27:54
閱讀量:11549

硫酸多粘菌素E的制備
硫酸多粘菌素E屬于多粘菌素E,是一個由多種組份組成的多肽類抗生素,主要由E2和E1組成。在20世紀 50年代,多粘菌素E就應用于臨床,主要用于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感染,特別是由多重耐藥綠膿桿菌、鮑氏不動桿菌等引起感染的治療。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因高發(fā)的腎臟毒性和神經(jīng)毒性,多粘菌素E的應用受到限制, 并幾乎被臨床棄用。
2020/10/20 9:13:35
閱讀量:1017

粘菌素的檢測
多粘菌素是從多粘桿菌培養(yǎng)液中分離出的一種多肽類抗生素。由于不同菌株產(chǎn)生化學結構不全相同的多粘菌素A、B、C、D、E。臨床應用上市的產(chǎn)品主要是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 (又稱黏菌素,colistin)的硫酸鹽和甲磺酸鹽。多黏菌素B和E的抗菌譜相似,但抗菌活性有所不同。一般多粘菌素B的作用優(yōu)于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于20世紀50年代被開發(fā)出來,20世紀60年代用于治療革蘭陰性菌感染,特別是銅綠假單胞菌所致感染。
2019/6/6 10:08:26
閱讀量:2018

抗敵素的制備
抗敵素又叫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E(Polymyxin E)是由多粘芽孢桿菌粘菌素變種(Bacillus Polius Polymyxa Var Colistinus)產(chǎn)生的一種堿性多肽抗生素,對革蘭氏陰性桿菌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可以治療多種病菌引起的動物飼養(yǎng)疾病,具有較好抗菌譜和高效、低毒等特性,已用于飼料作添加劑,并能促進動物生物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多黏菌素E(colistin)是一個由多種組份組成的多肽類抗生素,主要由E1和E2組成(或稱為A或B)。在20世紀50年代,多黏菌素E就應用于臨床,主要用于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感染,特別是由多重耐藥綠膿桿菌(P.aeruginosa)、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等引起感染的治療。
2019/6/3 10:30:57
閱讀量: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