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3,6-萘三磺酸鈉,英文名為Trisodium naphthalene-1,3,6-trisulphonate,為白色至淺黃色至淺橙色粉末晶體,于室溫下貯存,其合成一般采用萘經(jīng)磺化、中和的方法而得。1,3,6-萘三磺酸鈉具有較為廣泛的應(yīng)用。
1,3,6-萘三磺酸鈉的應(yīng)用
1,3,6-萘三磺酸鈉可用于1,3,6-萘三磺酰氯的合成工作,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在其發(fā)明專利中,公開了由1,3,6-萘三磺酸鈉來進行1,3,6-萘三磺酰氯的合成方法。第一步是將一定量的1,3,6-萘三磺酸鈉在室溫下溶于適量去離子水中,加入強酸性離子交換樹脂后,混合體系攪拌一分鐘,過濾混合體系并經(jīng)水洗滌。收集合并濾液后經(jīng)過凍干操作后得到了1,3,6-萘三磺酸。第二步是將第一步得到的產(chǎn)物1,3,6-萘三磺酸先與亞硫酰氯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在室溫下攪拌反應(yīng)18小時,再次加入適量亞硫酰氯,加入完畢后,反應(yīng)混合體系加熱至回流反應(yīng)18小時。反應(yīng)結(jié)束后,體系降至室溫,向反應(yīng)體系中加入二氯甲烷適量,對反應(yīng)體系進行過濾,并用二氯甲烷進行洗滌。收集合并濾液,進行濃縮操作除去溶劑,即可得到產(chǎn)品1,3,6-萘三磺酰氯[1]。
湖州市石淙萬紅絲織廠在其發(fā)明專利《一種新型織物用預(yù)洗去漬劑及其制備方法》公開了1,3,6-萘三磺酸鈉的應(yīng)用,在其發(fā)明專利中,其預(yù)洗去漬劑含有以下成分(質(zhì)量份計):烷基醇聚氧乙烯醚6-13份,松節(jié)油5-12份,吐溫0.5-1.7份,油酸2-6份,1,3,6-萘三磺酸鈉1-4份,月桂醇硫酸鈉2-6份,丙二醇正丁醚8-15份,乙?;蛎?.5-7份,二甲苯磺酸鈉12-18份,過碳酸鈉8-15份,聚氧乙烯甘油酯18-28份,硅膠1-3份,乙酸戊酯10-18份,水20-35份。具體實施方案為在水中加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6份,聚氧乙烯甘油酯18份,丙二醇正丁醚8份,攪拌混合30分鐘,然后加入松節(jié)油5份,吐溫0.5份,油酸2份,硅膠1份,繼續(xù)攪拌30分鐘,最后加入1,3,6-萘三磺酸鈉1份,月桂醇硫酸鈉2份,乙酰化羊毛脂3.5份,二甲苯磺酸鈉12份,過碳酸鈉8份,乙酸戊酯10份,攪拌均勻即可得成品[2]。
參考文獻
[1]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ULTIVALENT SULFONAMIDES[P], 2001. 2.15.
[2]湖州市石淙萬紅絲織廠. 一種新型織物用預(yù)洗去漬劑及其制備方法. CN104830575A[P], 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