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英文名為Clarithromycin,是一種大環(huán)內脂類抗生素,具有多種生理和藥效活性,它在臨床研究領域中主要用于治療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用于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和肺炎。克拉霉素于1980年開發(fā)成功,并于1990年取得醫(yī)療用途的核準,目前市面上已有克拉霉素的通用名藥物流通,該藥物已列入世界衛(wèi)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之中。[1]
圖1 克拉霉素的性狀圖
發(fā)展歷程
克拉霉素于1980年由日本制藥公司大正制藥的研究人員發(fā)明,該產品是通過開發(fā)一種不會發(fā)生酸不穩(wěn)定性紅霉素的版本(紅霉素會導致如惡心與胃痛的副作用)而出現(xiàn)。大正制藥大約在1980年申請克拉霉素的專利保護,隨后于1991年在日本市場推出一商品名稱為Clarith的藥物。大正制藥與美國亞培制藥于1985年合作申請國際專利。亞培制藥于1991年10月獲得FDA用于醫(yī)療用途的核準,藥品名稱為Biaxin。該藥物克拉霉素于2004年在歐洲上市,并于2005年年中在美國上市。
主治功能
克拉霉素是一種半合成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其抗菌譜與紅霉素相似,抗菌作用則比紅霉素強,用于治療多種病菌感染,包括鏈球菌性咽炎、肺炎、皮膚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萊姆病等。給藥方式有口服給藥(片劑或藥水)及靜脈注射(針劑)。此外,克拉霉素除有抗菌活性之外,還被發(fā)現(xiàn)可作為GABAA受體的負向異位調節(jié)劑。此作用可能有助于提升嗜睡癥患者的清醒狀態(tài)。克拉霉素已在一項II期臨床試驗中研究其治療中樞性過度嗜睡癥(central hypersomnolence)(即特發(fā)性嗜睡癥和無發(fā)作性睡病的嗜睡癥)的療效。研究顯示克拉霉素通過抑制GABAA受體來減輕嗜睡感,但對客觀的警覺性指標影響有限。[2]
細菌敏感性譜
克拉霉素對某些需氧革蘭氏陽性菌和需氧革蘭氏陰性菌、幽門螺旋桿菌、分枝桿菌屬及其他細菌(如肺炎衣原體及肺炎枝原體)有治療效果。下列細菌所引起的臨床感染,使用克拉霉素的安全性及療效尚未經過適當且良好控制的臨床試驗證實:B群鏈球菌:鏈球菌屬(C群、F群及G群)。草綠色鏈球菌:需氧革蘭氏陰性菌。百日咳桿菌: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巴斯德氏桿菌:厭氧革蘭氏陽性菌。產氣莢膜梭菌:黑色消化球菌屬,痤瘡丙酸桿菌。厭氧革蘭氏陰性菌:產黑色素普雷沃氏菌。
安全說明
使用克拉霉素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胃腸道相關:腹瀉 (3%)、惡心 (3%)、腹痛 (3%) 和嘔吐 (6%)??死顾匾部赡芤痤^痛、失眠和肝功能檢測數據異常。過敏反應有皮疹和過敏性休克。較不常見的副作用 (<1%) 有極度易怒、幻覺(聽覺和視覺)、暈眩/暈動病以及嗅覺和味覺改變(包括感覺口中有金屬味)。也有口干、恐慌發(fā)作和惡夢的報導,但較少見。
心臟安全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于2018年2月發(fā)布一份安全通告,警告使用克拉霉素可能增加心臟問題或死亡的風險,并建議患有心臟病的患者使用其他抗生素。克拉霉素可能導致QT間期延長。對于患有此癥狀、心臟病或正在服用其他可延長QT間期藥物的患者,可能會增加發(fā)生危及生命的心律不整風險。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短期克拉霉素治療與穩(wěn)定型冠心病患者(未服用他汀類藥物 - 一種抗高血脂藥)猝死風險增加有關聯(lián)??死顾貢种埔环N涉及代謝許多常用藥物的肝臟酶 - CYP3A4。克拉霉素與其他藥物一起服用時,由于CYP3A4受到抑制,可能會導致使用者體內的其他藥物濃度意外升高或是降低。[3]
參考文獻
[1] 周本宏,蔡鴻生.大環(huán)內酯抗生素新藥—甲紅霉素[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1994, 014(012):571-572.
[2] Takahashi T. Advances in pharmaceutical treatment options for narcolepsy. Expert Opinion on Orphan Drugs. 2018,6(10): 597–610.
[3] Tietz A, Heim MH. Fulminant liver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clarithromycin. 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2003,37: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