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唑磷(tfizophos)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由德國赫斯特公司研制成功的廣譜殺蟲、殺螨劑,并有一定的殺線蟲作用。廣泛應用于防治水稻、棉花、果樹、蔬菜等的鱗翅目害蟲。三唑磷雖能滲進植物組織,但無內吸作用。對溫血動物毒性低,對作物害蟲具有高效的觸殺和胃毒作用,對植物線蟲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滲透性強,無內吸性,殺卵效果明顯。能替代高毒農藥甲胺磷、樂果、有機氯殺蟲劑。
制備
三唑磷合成過程中常見的主要問題是在合成三唑磷的同時,會生成蘇化203,蘇化203為高毒農藥,其含量直接影響了三唑磷的應用范圍。三唑磷的合成過程如下:
圖1 三唑磷的合成路線圖
實驗過程
(1)縮合反應
在帶有冷凝管、分水器的三頸燒瓶中加入鹽酸,苯肼、尿素,加熱,待回流開始后,用分水器分去水,反應4h,冷卻反應液至結晶完全析出,抽濾,水洗,得1-苯基氨基脲灰色固體。
(2)環(huán)合反應
在裝有冷凝器,溫度計的三頸燒瓶中,依次加入1-苯基氨基脲、甲酸、水,加熱至一定溫度滴加硫酸反應,反應結束后,經冷卻、過濾,濾餅用少量水洗滌后,再用稀堿液洗滌,抽濾,水洗,得到1-苯基-3-羥基-1,2,4-三唑。
(3)三唑磷合成
在裝有冷凝器,溫度計的三頸燒瓶中,依次加入1-苯基-3-羥基-1,2,4-三唑,溶劑、碳酸鉀和復合催化劑(DMAP/TBAB),加熱至一定溫度滴加乙基氯化物(I.05m01)反應,反應過程中嚴格控制pH值為堿性,反應結束后,水洗,靜置分層除去水分,得到三唑磷溶液。三唑磷含量約25%,蘇化203的含量在2%以下,收率90%。得到的三唑磷溶液可直接加入穩(wěn)定劑和乳化劑、溶劑配成乳油。
結論
1.三唑磷合成過程中,控制pH值是提高收率的關鍵。
2.采用水洗去除鹽的方法使三唑磷有一定的損失。
3.實驗過程中采用了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等多種溶劑,以二氯乙烷為溶劑的合成收率最高(約90%),考慮配乳方便,以甲苯為佳。
參考文獻
[1]姜一飛,吳立曉.新農藥三唑磷的合成研究.浙江化工1994,2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