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自從有機硼酸類化合物在1860年第一次被人工合成后,由于其特殊的原子構型,以及穩(wěn)定和對環(huán)境友好的性質(zhì),一直被廣泛運用在有機合成,糖類和離子識別以及生物醫(yī)學等領域[1]。4-(反式-4-丙基環(huán)己基)苯硼酸又名[4-(反-4-N-丙基環(huán)己基)苯基]硼酸,分子式為C15H23BO2,為白色到近乎白色粉末,微溶于甲醇。
實驗測定,關于4-(反式-4-丙基環(huán)己基)苯硼酸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密度約為1.03g/cm3,沸點則為394.9°C at 760 mmHg。
應用研究
近年來,苯硼酸類化合物的研究從未斷絕,但以4-(反式-4-丙基環(huán)己基)苯硼酸仍然相對匱乏。我們要對該物質(zhì)的應用展開探究,無法得到直接的文獻參考,但可以通過對苯硼酸(PBA)及其衍生物的分析中尋找思路。
苯硼酸(PBA)及其衍生物在水溶液或非水介質(zhì)中可以與二羥基化合物通過高親和性的可逆共價結合形成環(huán)狀酯。單糖則是一種典型的多羥基化合物。由于物質(zhì)結構上存在差異導致單糖與有機硼酸的結合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將有機硼酸作為受體對單糖進行檢測[2]。在糖類檢測領域中,苯硼酸類物質(zhì)具有穩(wěn)定性好,識別能力強等特點,并且易于與多種檢測方法耦合。在具體的分析檢測過程中,在硼酸基團的鄰,間,對位引入吸電子基團或供電子基團均可影響糖類檢測選擇性,進一步,該類物質(zhì)還可用于傳感器制備研究[3]。因此,通過研究4-(反式-4-丙基環(huán)己基)苯硼酸中的基團影響,可以為糖類檢測研究提供更多基礎數(shù)據(jù)。
此外,有機室溫磷光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尿酸與苯硼酸衍生物復合晶體的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尿酸與苯硼酸衍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散在水中后,超聲一段時間得到懸濁液;(2)將步驟1中所得的懸濁液轉移到聚四氟乙烯的反應釜中,在一定的溫度下加熱一段時間,經(jīng)過冷卻到室溫,得到純有機室溫磷光晶體,將得到的晶體在真空烘箱中烘干。本發(fā)明的方法合成步驟簡單,條件溫和,制備得到的純有機室溫磷光晶體在室溫下能發(fā)出明亮肉眼可見的磷光發(fā)射[4]。在相應的材料制備過程中,苯硼酸類化合物(4-(反式-4-丙基環(huán)己基)苯硼酸)可以進行定向配位,進而實現(xiàn)表面修飾。
參考文獻
[1]張韻荻.苯硼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糖識別性質(zhì)研究[D].遼寧大學,2017.
[2]孫亞勤.基于苯硼酸衍生物作為受體檢測單糖的電化學方法研究[D].西北大學,2013.
[3]施坦,寇東輝,薛亞南,等.基于苯硼酸衍生物的糖類傳感器[J].化學進展, 2024, 36(1):106-119.DOI:10.7536/PC230519.
[4]韓冰雁,雷翔善,李丹,等.一種基于尿酸與苯硼酸衍生物復合晶體的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的制備方法:CN202211512442.5[P].CN11589449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