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42-77-8

基本信息
阿莫西林鈉
羥氨芐青霉素鈉
AMOXYCILLIN SODIUM
sodium [2s-[2alpha,5alpha,6beta(s*)]]-6-[[amino(4-hydroxyphenyl)acetyl]amino]-3,3-dimethyl-7-oxo-4-thia-1-azabicyclo[3.2.0]heptane-2-carboxylate
SODIUM AMOXICILLIN
Amoxycillin sodium Crystalline
AmoxycillinSodiumSterileBp98
amoxiclllln sodium
Sodium [2S-[2alpha,5alpha,6beta(S*)]]-6-[[amino(4-hydroxyphenyl)acetyl]amino]-3,3-dimethyl-7-oxo-4-thia-1-azabicyclo[3.2.0]heptane-2-carboxylate
(2S,5R,6R)-6-[[(R)-Amino(4-hydroxyphenyl)acetyl]amino]-3,3-dimethyl-7-oxo-4-thia-1-azabicyclo[3.2.0]heptane-2-carboxylic acid sodium salt
(2S,5β)-6α-[[(R)-Amino(4-hydroxyphenyl)acetyl]amino]-3,3-dimethyl-7-oxo-4-thia-1-azabicyclo[3.2.0]heptane-2β-carboxylic acid sodium salt
Amoxycillin sodium salt
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
制備方法

26787-78-0

34642-77-8
以(2S,5R,6R)-6-((R)-2-氨基-2-(4-羥基苯基)乙酰胺基)-3,3-二甲基-7-氧代-4-噻-1-氮雜雙環(huán)[3.2.0]庚烷-2-羧酸為原料,合成(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羥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雜-1-氮雜雙環(huán)[3.2.0]庚烷-2-甲酸鈉的一般步驟如下: 實(shí)施例1:采用乙酸甲酯作為溶劑制備無菌阿莫西林鈉。具體操作如下: 1. 將阿莫西林三水合物(50g)溶解于乙酸甲酯(92mL)、三乙胺(34g)和甲醇(52mL)的混合溶劑中。 2. 在0-5℃的溫度條件下,持續(xù)攪拌反應(yīng)混合物直至形成澄清溶液,隨后通過無菌過濾系統(tǒng)進(jìn)行過濾。 3. 將2-乙基己酸鈉(34g)溶解于乙酸甲酯(92mL)和甲醇(52mL)的混合溶劑中,并通過無菌過濾系統(tǒng)過濾。 4. 將步驟3中制備的2-乙基己酸鈉溶液緩慢加入步驟2的阿莫西林三水合物溶液中,保持反應(yīng)溫度在0-5℃之間。 5. 反應(yīng)80分鐘后,加入乙酸甲酯(10mL)以促進(jìn)產(chǎn)物沉淀。 6. 過濾收集沉淀,用乙酸甲酯(240mL)洗滌,并在低于50℃的溫度下干燥,最終得到無菌的阿莫西林鈉。產(chǎn)物收率>90%。
參考文獻(xiàn):
[1] Patent: WO2011/158133, 2011, A1. Location in patent: Page/Page column 7
[2] Patent: WO2006/72577, 2006, A1. Location in patent: Page/Page column 9
[3] Patent: WO2006/72577, 2006, A1. Location in patent: Page/Page column 11
[4] Patent: WO2006/72577, 2006, A1. Location in patent: Page/Page column 11
常見問題列表
阿莫西林鈉最早于1972 年由英國史密斯•克林-比切姆公司開發(fā)的半合成抗 生素,商品名Calmoxil。注射用阿莫西林鈉(amoxi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是采用阿莫西林鈉無菌原料在無菌條件下直接分裝制得的注射用無菌粉針劑,目前在國內(nèi)市場已全部國產(chǎn)化,是治療細(xì)菌性感染的常用藥物,適用于敏感菌所致各種感染中病情較重,需要住院治療或不能口服的患者。阿莫西林鈉內(nèi)服及肌注給藥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消除迅速。阿莫西林鈉長效制劑肌注給藥較阿莫西林鈉消除半衰期顯著延長,峰濃度及達(dá)峰時間無顯著差異。阿莫西林鈉可每天給藥2次,阿莫西林鈉長效制劑可每天給藥 1 次,用于敏感菌的感染。
分布:藥物吸收后分布廣泛,表觀分布容積0.41L/kg,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為17%-20%。藥物可透過胎盤,臍帶血中濃度為母體血藥濃度的1/4-1/3。乳汁、汗液和淚液中藥物濃度極低。肺炎或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者口服0.5g,2-3小時和6小時后的痰中平均藥物濃度分別為0.52μg/ml和0.53μg/ml,同期的血藥濃度分別為11μg/ml和3.5μg/ml。口服2小時后,唾液中藥物濃度為0.32μg/ml。慢性中耳炎兒童口服1g,1-2小時后中耳液中藥物濃度為6.2μg/ml。結(jié)核性腦膜炎患者口服1g,2小時后腦脊液中藥物濃度為0.1-1.5μg/ml,相當(dāng)于同期血藥濃度的0.9%-21.1%。靜脈注射2g,1.5小時后腦脊液中藥物濃度達(dá)2.9-40μg/ml,約為血藥濃度的8%-93%。尿中藥物濃度很高,口服0.25g后尿中藥物濃度高達(dá)0.3-1.3mg/ml。
代謝和排泄:本藥半衰期為1-1.3小時;嚴(yán)重腎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長至約7小時。單次口服0.25g和0.5g后,分別有24%和33%的給藥量在肝內(nèi)代謝。約60%的口服藥量于6小時內(nèi)以原形經(jīng)腎隨尿液排出;20%的口服量則以青霉噻唑酸隨尿液排泄;另有部分藥物可經(jīng)膽汁排泄。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藥物,但腹膜透析不能清除本藥。
1. 適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
1)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3)泌尿、生殖道感染;4)皮膚、軟組織感染。
2. 適用于治療急性單純性淋病。
3. 亦可用于治療傷寒、傷寒帶菌者及鉤端螺旋體病。
4. 尚可與克拉霉素、蘭索拉唑三聯(lián)用藥根除胃、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降低消化性潰瘍復(fù)發(fā)率。
- 胃腸道: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較為多見(約占3.1%);偶有致假膜性腸炎的報道。
- 過敏反應(yīng):皮疹(約2%,易發(fā)生于傳染性單核細(xì)胞增多癥者)、藥物熱、哮喘等過敏反應(yīng)癥狀也較為常見;偶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 肝臟:少見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或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輕度升高。
- 腎臟:偶見急性間質(zhì)性腎炎等。
- 血液:偶見血液學(xué)異常,如貧血、血小板減少、嗜酸粒細(xì)胞增多、白細(xì)胞減少等。
-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偶見興奮、焦慮、失眠、頭暈、行為異常及驚厥等。
- 二重感染:長期、大劑量用藥可致菌群失調(diào),出現(xiàn)由念珠菌或耐藥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1)與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合用,可使本藥經(jīng)腎小管的排泄減少,半衰期延長,血藥濃度增高。
2)與氨基糖苷類藥合用,在亞抑菌濃度時可增強(qiáng)本藥對糞腸球菌體外殺菌作用。
3)與β-內(nèi)酰胺酶抑制藥(如克拉維酸)合用,本藥抗菌作用明顯增強(qiáng)??死S酸不僅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強(qiáng)產(chǎn)β-內(nèi)酰胺酶菌株對本藥的敏感性,還可增強(qiáng)本藥對某些非敏感菌株的作用,這些菌株包括擬桿菌、軍團(tuán)菌、諾卡菌和假鼻疽桿菌。
4)與別嘌呤類尿酸合成抑制藥合用,可增加本藥發(fā)生皮膚不良反應(yīng)的危險性。
5)與甲氨蝶呤合用,可使甲氨蝶呤腎清除率降低,從而增加甲氨蝶呤毒性。
6)與避孕藥合用,能刺激雌激素代謝或減少其腸肝循環(huán),降低口服避孕藥的藥效。
7)與傷寒活疫苗合用,可降低傷寒活疫苗的免疫效應(yīng)??赡艿臋C(jī)制是本藥對傷寒沙門菌具有抗菌活性。
2. 藥物-食物相互作用:
食物可延遲本藥的吸收,但并不能顯著降低藥物吸收的總量。
2. 藥物對檢驗(yàn)值或診斷的影響:用藥期間以硫酸銅法進(jìn)行尿糖測定時可出現(xiàn)假陽性,用葡萄糖酶法測定則不受影響。
3. 用藥前后及用藥時應(yīng)當(dāng)檢查或監(jiān)測:1)療程較長患者應(yīng)檢查肝、腎功能和血常規(guī);2)大劑量應(yīng)用阿莫西林鈉時,應(yīng)監(jiān)測血清鈉。
2. 巨細(xì)胞病毒感染、淋巴細(xì)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
3. 傳染性單核細(xì)胞增多癥患者應(yīng)避免使用(因應(yīng)用本藥易發(fā)生皮疹)。
2. 本藥可透過胎盤進(jìn)入胎兒體內(nèi)。建議孕婦僅在有明確指征時才應(yīng)用本藥。美國藥品和食品管理局(FDA)對本藥的妊娠安全性分級為B級。
3. 本藥可少量分泌入乳汁中,雖尚無發(fā)生嚴(yán)重問題的報告,但哺乳婦女用藥后可能使嬰兒致敏或引起腹瀉、皮疹、念球菌屬感染等,因此應(yīng)用時須權(quán)衡利弊。
[2] 紫仙.警惕-阿莫西林鈉“傷腎”. 《大家健康》 2012年11期
[3] 曾振靈等. 阿莫西林鈉在豬體內(nèi)的生物利用度及藥動學(xué)研究. 畜牧獸醫(yī)學(xué)報.2002 , 33 (6), 594-597.
[4] 張傳津. 阿莫西林鈉對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試驗(yàn). 畜牧獸醫(yī)雜志.2007, 26 (2 ):20-21.
[5] 趙玉新等. 阿莫西林鈉及其粉針的開發(fā). 黑龍江醫(yī)藥.2000,13(4):236.
[6] 注射用阿莫西林鈉說明書.
[7] 張玲玲等. 阿莫西林藥理與毒理研究進(jìn)展. 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9.
[8] 趙廣娟 主編.常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應(yīng)用原則.天津:天津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