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是杜鵑花科越橘屬矮小灌木,越橘可用育種、播種繁殖,也可分芽繁殖。越橘的葉、果入藥,味甘,性平。有消炎、利水的功能,可治療尿道炎、膀胱炎等。越橘顏色鮮紅,味道酸甜可口,可鮮食,亦可制作果醬等食品,用來釀酒。
紅豆、牙疙瘩
越橘富含花青素,越橘花青素中的色素物質,主要為花青素-2-葡萄糖苷、花青素-3-木糖苷、花青素-3-半郛糖苷、花青素-2-鼠李糖苷、翠雀花-3-鼠李糖苷、翠雀花-5-葡萄糖苷、3-O-酰原花翠素、錦葵色素-3、5-二糖甙和3、3-二-酰原花萃素等。
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矮小灌木。單葉互生,葉革質,葉片倒卵形,先端純或圓形或微凹,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有光澤,下面色淺、散生腺點;花冠白色或淡紅色,鐘狀,花柱稍超出花冠。漿果球形,直徑5—10毫米,鮮紅色?;ㄆ?—7月,果期8—9月。果實不易脫落,掛果期長達8月。
耐陰性小灌木,常見于針葉林下,喜生于排水良好,濕潤適中或稍濕的土壤上,為劃分林型的主要植物之一。林區(qū)各地均有分布,以林區(qū)北部、東部、西部分布較多,資源蘊藏量大。
歐洲越橘經國際上多家研究機構研究證實其活性成分是花青苷(也稱花青素,簡稱VMA)其主要的作用分為幾個方面:
1、通過穩(wěn)定毛細血管膠原纖維網增強毛細血管的抗性,維護血管正常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環(huán),調節(jié)微血管血液流量。
2、具有非常強的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對毛細血管的損害。
3、加速視紫紅質的再生速率,改善(夜)視力,減輕目眩,提高暗適應。
葉:尿道炎,膀胱炎。果:腸炎,痢疾。
葉:6月間開花采葉,曬干。果:9-10月采收,曬干。